加入收藏 | Wap手机版 | 繁體中文 | 网站地图 欢迎 IP:3.233.219.103 用户来访本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潮汕景点 >> 内容

揭阳学宫(4615字)

时间:2021-6-26 20:59:53  点击:  作者:admin  来源:互联网

  核心提示:   揭阳学宫,又称孔庙、文庙,位于揭阳市榕城区韩祠路7号,是古代祭奠孔子的处所,也是培养莘莘学子的最高学府,属于半学半政的教导组织机构。揭阳学宫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800多年来历经多...

  揭阳学宫,又称孔庙、文庙,位于揭阳榕城区韩祠路7号,是古代祭奠孔子的处所,也是培养莘莘学子的最高学府,属于半学半政的教导组织机构。揭阳学宫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800多年来历经多次重建和扩建,现存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由21座单体建筑构成,是岭南地区范围最大、配套建筑最完美、保存最完全的同类汗青建筑组群,也是广东省内独一一处以“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定名的文保单位。2013年5月,揭阳学宫被正式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学宫概况

  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揭阳复置县,设县治于玉窖村(今榕城区),同年创建揭阳学宫。揭阳学宫从宋至清,经由范围不合的35次补葺、调剂和扩建。清光绪二年至七年(1876-1881年),由当时知县夏献铭主持,经长达6年的补葺和改建扩建,此次重建奠定了如今中轴线为孔庙、器械为县学及配套举措措施的三路建筑格局。

  揭阳学宫占地范围为华南诸学宫之冠,是全国府县级最大的学宫。作为封建社会揭阳的独一官学,揭阳学宫自宋至清培养了浩瀚的优良人才,为揭阳博得“文化之乡”佳誉做出了弗成磨灭的汗青供献。但因为汗青上的兵燹天灾,文革时代的拆毁、改建,使揭阳学宫整体出现破旧、局部濒危状况。

  1986年6月至1991年12月,揭阳县人平易近当局对学宫进行下场部补葺。2007年12月28日,揭阳学宫进行周全补葺,重建被拆除、破坏的建筑,恢复到清光绪二年重建时高台基宫殿式的三路五进、阁下对称的建筑范围和构造,展示明清古建筑的风格和光鲜的潮汕古建筑特点。

  建筑构造

  揭阳学宫现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为我国较大的一座孔子庙堂及官学建筑。个中,以大成殿等主体建筑为核心的学宫建筑群,构造对称、规矩、梗直、直线,形成一种极为肃静肃穆的构造形制,延续了我国古代庙学一体建筑功能和格局。各座单体建筑之间,局部和整体之间,既有变更,又相调和。各部分又互相衬托,渐变多于突变,接洽多于对立,这种构造手段,恰是孔子儒家学说所倡导的中庸、调和、平和理念在建筑构造上的表现。

  「照壁」照壁是现存孔庙的前列建筑,始建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位于棂星门前,分三间,中为明间,正面镌嵌瓷雕“鲤跃禹门图”。两边次间阁下图案各雕鹿鹤相望,鹿开口而鹤含筹。照壁后头嵌花岗石刻横匾一方,上有被揭阳人列为五贤之一的明代兵备道楚人杨芷所书“太和元气”四个大字。传说此四字是比方孔子思惟如太空天体轮回来去,永恒长存。只可惜原版的照壁于1969年被毁,而如今看到的照壁是1984年按原图从新修复的。

  「棂星门」始建于明正统五年(1440年)。棂星即天田星,主司人世文运。设此门寄意孔子乃文星下凡,尊孔子“与寰宇神祗并重”。纯石构造的棂星门,六根石柱距离为三门,柱顶端为宝顶,两侧皆为云枋龙首。进入棂星门,即为泮池。泮池两侧各门以通阁下建筑,右为“金声门”,左为“玉振门”。

  「大成门」过泮池拾级而上,即为大成门。始建于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原名戟门。大成之名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一语。大成门屋脊正中置一蓝色宝瓶,阁下各塑一鳖鱼吻脊。“宝瓶”与“保平”谐音,取的“保境安然”之意。大成门两侧各有一配房,东为“名宦祠”,至清末共设14位处所名宦牌位以供祭奠。西为“乡贤祠”,至清末共设36位处所圣人牌位以供祭奠。面阔各三间。其次阁下又有库房各一间,形成倒座。

  「大成殿」从大成门跨过一个天井就是揭阳学宫的核心建筑——大成殿。作为孔子神像地点地,大成殿不仅是全庙的核心,也是天井的主体,四周循序渐进的门、廊、庑,都竭力凸起孔庙的主轴即大成殿。它面阔五开间,正前方设御道石。大成殿内的四根大石柱上,占据着四条木雕巨龙,维妙维肖。据说这四条龙在“文革”时代曾遭厄运,差点被化为灰烬,所幸文物工作者将这几条龙抢回来静静藏于地下室。但个中一条龙的头颅已被烧掉落,大成殿西南面这条龙的头部是揭阳籍省级木雕艺术家郭燕腾师长教师仿造补上去的。

  「器械庑」大成殿前天井两侧分别是器械庑,原为供祀历代持续发掘孔子儒家学说而较有成就的先儒牌位。西庑现辟为“揭阳出土文物展览”,介绍在揭阳境内出土的自原始社会到近代的各类文物;东庑现辟为“科举测验展览”和“孔子儒学展览”。紧接器械庑以北为器械斋,是器械庑的延长建筑,将大成殿、崇圣祠构成封闭式天井建筑,寄意孔子学生浩瀚,儒家学说积厚流光。

  汗青感化

  揭阳学宫作为儒学的教导场合,当局教导机构,按典制必须配定师职和学额,然府、县志中对宋元时代这方面的记录不详。到明清时代才有较具体的记录。明代学宫县学配设有传授、教谕、训导各1人。清代只配设教谕、训导各1人。任教职的人员多为贡士,少数为监生、举人、进士、儒师。至于学额,据乾隆《潮州府志·黉舍》记录:揭阳县学岁试原额入学文童15名,武童15名,科试文童入学15名,雍正三年广额20名。乾隆三年建丰顺县乃割揭阳学额2名入丰顺,额定18人。而在清光绪《揭阳县续志》中提到咸丰八年戊午以合邑捐输永远广额1名,共19名(此学额数在当时潮汕各县中属多的)。

  学宫县学推许“忠君尊孔”,课生员以经史律诰礼节;朔望习射;日习名人法贴500字;习九章法。明今后之县学仅办春秋祭奠习礼及生员晋拔事宜,讲习考课诸事悉归书院。县学生员每三年考两次,第一次称岁考,第二次称科考。岁考和科考都分为六等,岁考成就优良者可以晋升为廪生、增生。科考成就优良者列为“科举生员”送省参加乡试。别的县学每两年取一名岁贡生,每十二年取一名拔贡生。

  黉舍是培养人才的场合,科举是提拔人才的门路。科举的鼎盛证实黉舍教导的成功。自宋代揭阳开辟学宫为县学以来,揭阳科举人才赓续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宋代揭阳中进士14人,元代2人,明代32人,清代文进士10人,武进士14人。明清两代揭阳中举人近300人。

  晚清,全国掀起铲除旧学,创建新学的海潮,学宫县学被废除。但历代建筑起来的学宫院舍、学产对于成长新学仍起侧重要感化。平易近国时代曾先后在原学宫校舍设县立简略单纯师范、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元龙镇中间公平易近黉舍、毓秀高等黉舍、文华黉舍等。

  革命旧址

  大革命时代,周恩来同志三次在揭阳学宫栖身和办公。1925年3月和11月,公平易近当局东征军第一、二次东征进入揭阳,周恩来同志栖身和办公的场合均在揭阳学宫崇圣祠,并在此主持过有重大影响的政治部会议,经由过程《部队经由处所政治工作案》、《组织行营病院案》两项决定。1927年9月南昌起义部队入揭阳时,周恩来、贺龙、叶挺等批示部引导人进驻崇圣祠,在周恩来同志的指导和主持下,本地第一个红色政权“揭阳县工农革命委员会”在学宫大成殿成立。

  1978年,揭阳学宫由广东省人平易近当局从新核定颁布为广东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并定名为“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是省内独一一处以“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定名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揭阳学宫也是广东省第一批省级爱国主义教导基地和国防教导基地。

(编辑:admin)

  • 上一篇:青云岩风景区
  • 下一篇:郑皇桑梓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本类热门
    • 本类推荐
    • 没有
    本类固顶
    • 没有
  • 天下潮人网(txcrw.net) © 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tybook@qq.com 访问:www.txcrw.net 技术支持:白马非马
  • 版权信息